时间:2022-08-30 09:05:14 | 浏览:1202
在雄安容城县八于乡一个农家院里,一位小伙子正把整捆的PP棉放到机器上“打花”,然后将蓬松的“花絮”充进缝制好的“皮”里;几位农家妇女正忙着手里的活计,有的给小动物装“眼睛”和“鼻子”,有的用针线将充绒的豁口缝上……眨眼的功夫,一个个活泼可爱、栩栩如生的毛绒玩具熊就“下线”了。容城县有这样一个超“萌”的产业,而且等你来当设计师,怎么回事呢?一起来看↓↓↓
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宝玲调研毛绒玩具产业。刘向阳摄
在八于乡,像这样的制作毛绒玩具的家庭作坊有几十家,每家都是请街坊邻里来帮忙,通过加工毛绒玩具,每人一个月可以拿到4000多元的收入。而在容城县,从事毛绒玩具生产加工的人就更多了,全县加工户有1000多家,从业人员近万人。
一个毛绒玩具的制作,需要选样、打样、购料、下料、刺绣、缝制、充绒、缝口、包装等十几道工序,像刺绣、缝制等工序,工人可以把裁好的布料拿回家,利用闲暇时间加工完成。“我在家里缝一件挣一角钱,一年下来收入有一万多元,还不耽误做饭、接送孩子上学。”容城县城中村村民关京荣说。
制作加工毛绒玩具有十几道工序,在容城已经形成了非常细的产业化分工,也涌现出大批的专业工人和技术能手。
比如,下料这个环节,一层层绒布铺在平台上,由电脑程序控制剪切完成,一次就可以裁剪100层,效率相当高。之前也有小企业用的是“激光下料”方式,但激光切割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,还需要安装净化装置。现在,“激光下料”已渐渐被电脑控制的机械裁剪所代替。
在充绒这道工序,工人将缝好的玩具面料套在机器的喷口上,不停地转动着角度,十几秒钟就能装满一只“熊”,既均匀又饱满。小王是“充绒”能手,他在现场表演了自己的绝活:一只只玩具熊在他手上飞快地充绒,把其中的两只放到秤上一称,竟然都是760克,一点都不差!“这个工序非常关键,充绒量不能多也不能少。少了不好看,充多了老板会赔钱。也请大家放心,我们这儿生产的毛绒玩具,都是安全环保的,绝对没有黑心棉!”企业老板在一旁解释说。
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宝玲调研毛绒玩具产业